行云流水的意思简短
1、陶渊明坚守的是什么?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,正是对陶渊明的一次精神把脉。这次把脉,精准地抓住了陶氏的精神核心。正因如此,此刻,文本的精髓鲜活灵动起来;此刻,学生的心灵纯净高远起来;此刻,回归题目时机正佳。
2、“这就是大自然的声音,这就是田园独有的声音,这就是田园的魅力,它招引我们回归,归去,不要忘记我们的来时路。”
3、春去也,共惜艳阳年。犹有桃花流水上,无辞竹叶醉尊前。惟待见青天。
4、再比如解读陶渊明的情怀美这一环节。董一菲老师用中国绘画从红绿山水到水墨山水来说明《过故人庄》与《归园田居》的不同,用红楼梦中妙玉与惜春做比来形容陶渊明与王维诗歌的不同。把难懂的复杂的难题,通过一组类比,形象化地深入浅出解读清晰了,所以,经过她的深入解读,再现文本形象时,呈现的形象不是写意画,而是工笔画。留给我们的感受不是朦朦胧胧,说不清的美感,是一种具体而微的美,有色彩,有态度,有深浅,有层次。(行云流水的意思简短)。
5、二*不知沧桑苦,谁知其中味;不品人间酒,谁知其中醉;不陷世间情,谁知其中累。生活的百味在于品尝,只有经历了,才有真正的懂得。
6、众多方法运于一炉,却无生搬硬套、拼凑合并之嫌,一切如流水之原,江河入海,原生态中又饱含着一股奔腾不息的教学智慧,非高手不能如此。
7、“那份清真,那份质朴,那份真实,那份真诚。我们对生命能报以真诚么?我们对文学能报以真诚么?如果能,我们就能接近陶渊明。”
8、改动后的整个空间玄关、门厅、餐厅、中厅、客厅、过道融为一体。
9、新课导入时,一菲老师便引用了钟嵘《诗品》中对陶渊明的评价,并由学生解读里面的“宗”的含义,进而总结出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及文学史上的意义——开先河,开宗立派,创造一种范式。
10、本堂课吸引我的还有一菲老师对学生正面积极的鼓励语言,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。当一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完全诗后,她这样评价“读得真好!突然懂了梅贻琦先生的那句话‘真正的大学不是大楼而是大师’。”充分赞扬了这名学生;当听完一名学生对本诗中景语及情语的解读后,一菲老师称赞她有“强大的语言感受能力!”并进一步说“语感是天赋,更是后天的训练和积累,她把握得很好!”当一名学生写出“质本洁来还洁去,经天纬地大诗篇。”这样的句子时,一菲老师说她“把《葬花吟》都给仿词了,还有比这更棒的吗?林黛玉可是大才女,是诗魂呐,她的《葬花词》都被仿去了!”学生写出“一身诗意归园田,万古人间唯陶潜”时,一菲老师惊叹道“林徽因的对联也被你‘盗’来了,‘一身诗意千寻瀑,人间四月天’,送给陶渊明了,稍作改动,一字千金”。更不要说充盈课堂的“你真棒”“深刻得无以复加!”“有一颗诗心的孩子才会有一双发现诗的眼睛”这样的语句了,这些鼓励的语言有长有短,对象不同措辞亦有讲究,有直接赞赏的,有归纳提升的,有联系牵引的,但这些语言无一不是注重表扬和鼓励的。一菲老师的课堂上很难听到否定、批评的声音,她语气亲切而温和,营造了轻松自如的交流氛围,学生能获得肯定和受重视的快慰,所以她的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。
11、解释: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;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。
12、十三*人之相交,贵在交心,贵在相知相惜。纵使识尽天下人,倘若不加珍视,一如行云流水,过眼云烟,相识也等于不识。
13、人活一世,草木的荣枯,相对于亘古的宇宙,如光一般转瞬即逝。心却念着,是否也如光粒子一样闪耀的存在,轮回流转,不绝不断。
14、在笛声婉转回旋的慢品中,心中的万千愁绪早已化作那绕指柔,思虑渐渐清明详和,真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之情怀了。
15、五*对自己好,就要用心;对别人好,就要关心。看别人,烦恼起;看自己,智慧生。体谅别人,就会做人;清楚自己,就会做事。人经不起考验,故不要轻易考验于人。走入人心很难,走入己心更难。心未定,故一切不定;若确定,则当下就定。心静则智生,心乱则愚起。
16、十一*耐心点、坚强点,总有一天,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,生活从来不会刻意亏欠谁,它给了你一块阴影,必会在不远地方撒下阳光。
17、这种随着音乐飘起来的灵感,让你情不自禁,让你释怀,潮湿的双眸也渐渐明朗。
18、镇江气候宜人,破晓时的光芒,映照一切事物的光明前景。
19、一节好课,教学设计很重要。如何整体谋划,如何设定重点难点,如何将各环节有机的过渡和衔接——这些都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。董老师的这节课授课地点是鹤岗一中,也就是说她是在借班上课,她面对的学生不是她平时的学生,而是完全陌生的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设计课程对老师而言就是一种考验。她必须做出尽可能多的预设,才能使得她的课堂顺利进行。
20、“文本解读见真功”,语文老师的首要功底就是对文本解读的功底。
21、山西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赵鹏雷老师经常说:“课堂教学设计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。”诚哉此言!一菲老师的《归园田居》课堂教学设计流畅而深警,可谓匠心独运。
22、这篇有如行云流水的文章,十分获得读者的喜爱。
23、以上几句是董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的点评语言,我感受到她对学生的赏识,她从不吝惜表扬,对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给予肯定,而且表扬得具体不空泛,表扬得实在又真切。看得到她的用心之深,感受得到她的用情之浓。
24、光影斑驳,时光从天井洒入,散落整个空间,赋予其自然变化的能量。
25、当然,对学生而言,美是需要提醒的,我敬佩董老师这样的深刻而又优美的提醒:
26、十九*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,而是一个巴掌。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,就是为了告诉你:你真好骗!
27、成语例句:结构如行云流水,层次分明,先后呼应。
28、从钟嵘的《诗品》将陶渊明放在中品入手,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。“你们有什么样的理解?”这个问题太大,来看看一菲老师是如何处理的。
29、主持人:张显辉老师整体谋划看设计,抓住词语品语言,撷取示例观比较,尤其是“诗意课堂的诗意比较”这一部分,又是一双慧眼、一颗兰心的观察、思考与品读。
30、“师:这位同学,可以用两个字概括“远人村”吗?
31、德国IF设计奖作品|永不过时的灰色层染大理石样板房
32、九*酒:少喝是享受,大喝会难受,再喝会出丑;气:小气是脾气,大气伤和气,再气伤元气。
33、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毕欣然:尊敬的董老师,诗意语文工作室的老师们,晚上好!我是来自通辽实验中学的毕欣然,很高兴又一次在这里与大家共同研习董老师的课例。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我,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,相信值得奋斗的未来。期待在这里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。
34、蒋勋说,美就是看不见的竞争力。我们很多人喜欢语文,喜欢的就是它蕴含的美。但是正如那句名言所说,语文并不缺少美,却缺乏发现美的眼睛。美,也需要提醒;感受美,也需要学习。我们语文老师要做的,是充分挖掘这种美,提醒这种美的存在,传递这种美,让学生感受到它。
35、出处:宋苏轼《与谢民师推官书》:“大略如行云流水,初无定质,但常行於所当行,常止於不可不止。”
36、以简单的语汇、减法的营造,展现一个静美的发布会场。
37、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,通过董老师一堂课足以看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,其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,其课堂语言的诗意。其整节课并没有局限于《归园田居》这首诗本身,而是将学生引向对陶潜的深入探究,包括横向的陶潜和同时代人的比较,也包括纵向的,陶潜和孟浩然、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人的比较。好的课堂,诗意的课堂就应该这样,植根文本,却不囿于文本,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,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诗意的海洋。
38、“是的,黑色和白色,永远的诱惑,想想中国的《易经》中的阴阳鱼,什么颜色呢?只有黑,只有白,却写尽了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,这就是无色的魅力,这是淡极了的魅力。黑,颜色的终点,白,所有色彩的起点,有了终点有了起点便有了整个世界。”
39、苏轼,字子瞻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他学识渊博,平易近人,很多仰慕他才学的人经常向他请教,他都能耐心地一一作答。
40、生10:我认为王维这首诗,他写的是山中的花凋谢了没有人,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,有一种花开了却没有人见的伤感,我们都说王维的诗是一种禅境,但是真正的禅境是超脱世俗、摆脱一切烦恼的,而王维这首诗却写出了那种伤感,说明了他还是被世俗所羁绊,但是陶渊明这首诗完全是一种禅境、超脱自然,所以我认为王维也是不像陶渊明那样是一位真正的田园山水诗人。”
41、示例:我喜欢到操场跑步,因为它让我无拘无束,快乐自在。
42、运城盐化中学赵国翔:诗意人生,诗意语文。今天,大家齐聚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,研讨女神课例,提升教学素养。大家好,我是山西运城盐化中学的赵国翔。感谢董一菲老师,感谢诗意语文这个平台!
43、第二:无论是解读文本还是课堂交流,董老师都关注的是人,关注对话交流中的生命状态。
44、这些例子充分表明一菲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,扎实的语言功底,娴熟的表达运用技巧。诸如苏轼、孟张若虚、孟浩然、李白、林徽因、王维、元好问、潘安、庄子、左思等古今人物在本堂课中随意点缀,“饱吃惠州饭,细和渊明诗”、“孤篇盖全唐”、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,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”、“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”、“人来不如地籁,地籁不如天籁”、“与其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”、“勘破三春景不长,缁衣顿改昔年妆”等名句信手拈来,还有“掷果盈车”“看杀卫玠”等典故,才高八斗、洛阳纸贵等成语都烂熟于心,如有需要便脱口而出,行云流水般演绎,毫无刻意为之之感,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。
45、这个辩论家的口才极好,说起话来行云流水,天马行空。
46、①比喻自然流畅,不受拘束(多指文章、歌唱、诗文、书法等)。(常用)
47、行云流水(xíng yún liú shuǐ)
48、抛弃今天的人,不会有明天;而昨天,不过是行云流水。
49、如此种种,不一一枚举。语出入泉水潺潺,叮咚悦耳,不,还悦心!
50、二胡伴着横笛声,不时伴着古筝、小鼓、锣声,堆攒出一片盛世升平的柔和与绵长,使人不由得想归隐田园,男耕女织去……
51、十*路是自己选的,所以即使以后会跌倒,会受伤,也都要学会自己承受,自己疗伤。我们都是这样,学会长大的。
52、如此丰富,如此深刻,如此精到,又如此有机和谐统一于一节课中。
53、主持人:张婧老师扣住一点——教师的课堂评价性用语,来解读一菲老师的课例,选点精小巧妙,又结合课题研究进行理性分析和形象化解读,角度和有参考价值。张婧老师虽然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,但她踏实认真、积极努力,拥有这样的精神,她的教育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。后有请张显辉老师分享!
54、谁在前生欠你一世,谁在今世欠你一生,不是流星雨,是天上月,千年万年,南北东西,长住心。
55、一菲老师的《归园田居》首先用一个问题开篇,“同学们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是隐逸诗人之宗呢?”然后让学生速读课文,划出关键词,回答“陶渊明的园田是……”。
56、借王维、孟浩然等名家作品比较赏读,高明——把着眼于一家一作,而着眼于触类旁通,举一反三。这是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办法。
57、引李白的《洛城闻笛》,引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,李白写了“笛声”,白居易写了“琵琶”,这些乐器皆有人演奏,而陶渊明所选皆出于神奇的大自然。董老师在点评时再引用古人语“人来不如地籁,地籁不如天籁。”
58、(出处)苏轼《答谢民师推官书》: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,观之熟矣;大略如行云流水,初无定质,但常行于所当行,止于不可不止。
59、春去也,多谢洛城人。弱柳从风疑举袂,丛兰裛露似沾巾。独坐亦含嚬。
60、陶渊明为何中品而非上品?是他的诗不够好么?似乎不是。到底好不好,暂且不论。那么论什么?论浓淡,论黑白,论动静,淡的是语言,浓的是情感,淡淡的入,浓浓的出;淡到只余“黑”与“白”,而黑与白却又是永远的诱惑;淡到只有宁静祥和的村落,犬吠鸡鸣不过是自然美的和声,是静极的陪衬。课堂如溪水涓涓,流畅自然,无人谈及陶诗或者陶氏优劣,有的只是对文字的玩味与品评。而至“守拙”,老师再续前言,重提“品级”,看似无心,实则有意。董老师抓住“守拙”一词,为学生揭开谜团——陶渊明何以位列中品?因为其“守拙”的本性。在一个风流的时代“守拙”,在一个任性的时代“守拙”,他与那个时代是如此的不同,而这一份坚守何其难能?这一份坚守需要勇气,更需要底气,需要强大的内心。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,谁敢公然与全世界为敌?
61、两人相处时间虽然不长,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苏轼离开广州时,留了一封信给谢师民。在这封信里,苏轼先是说了一些感谢的话,然后谈了自己有关文学创作的主张。
62、课堂教学中,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。董老师的课上我确实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。学生的回答,或许并不能达到老师期许的点上,或许并不能使老师满意,这很正常。但有时候,我们却着急、紧张甚至恐慌,我们或许会立刻抛出自己的结论,逼着学生来接受。许多优秀的教师,绝不会这样。他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,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特点,善于发现孩子问题的关节点,及时热情地鼓励,巧妙地引导、点拨,问题在师生融洽和谐的交流中,在师生观点的激烈碰撞中,在教师轻描淡写而又暗含智慧的话语里迎刃而解,自然、热烈,而又不失分寸。这样的课堂,无疑是高明的;这样的老师,必定是内力深厚的。
63、引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,孟氏写实,陶氏写虚,孟氏写田园生活,陶氏写理想状态。董师结论——孟不如陶。
64、陶渊明笔下的田园,黑色和白色,永远的诱惑,想想中国的《易经》中的阴阳鱼,什么颜色呢?只有黑,只有白,却写尽了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,这就是无色的魅力,这是淡极了的魅力。黑,颜色的终点,白,所有色彩的起点,有了终点有了起点便有了整个的世界。
65、《警世通言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今日被老子点破了前生,如梦初醒,自觉两腋风生,有栩栩然蝴蝶之意,把世情荣枯得丧,看做行云流水,一丝不挂。”
66、主持人:毕欣然老师的观察细致、思考深刻、感受独特。她用思辨的语言解读了一菲老师课堂知识的广博、人的生命状态、美的呈现方式。文——人——美,这是诗意的课堂,这是语文的精妙,这是我们语文人的生存之道。接着请张婧老师和大家交流她的悟课感受。
67、比如,有学生说,陶渊明的园田是罗堂。董老师说,孩子请注意,“桃李罗堂前”中的“罗列”是动词,所以你概括错了。老师如果先说我错了,我心里肯定不乐意。可老师先告诉我为什么,再说我错了,学生明确地知道了错在哪里,必然有一种获得感,还有什么不乐意呢?这样的师生课堂关系,和谐而自然,如同奏乐,起先阻涩,继而顺畅,谁也不觉得难听,人也愉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