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名人名字的故事
1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,原名陶文俊,他年轻时信奉王阳明“知是行之始”的哲学思想,于是改名陶知行。后来,他通过教育实践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“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的谬误,转而笃信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于是把名字改为“行知”。表明着他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向唯物主义的转化和发展。
2、一天,赵高趁群臣朝拜秦二世时,让人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,说:“这是一匹千里马,我特意敬献给陛下。”
3、临终前,她再三告诉秘书:千万别把我和丈夫埋在一起,让我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去吧,我想陪陪他们。她就是——宋庆龄,二十世纪举世闻名的伟大女性!
4、就像谢教授总结的,这套书是一套“启蒙之书”,它是专为5~10岁儿童打造的历史人文知识启蒙读物,全套书包含如下内容:
5、据说这些翻译方法来自于韦氏拼音,中文拼音和英文音标的故事有机会再说吧,也是故事多多,眼泪多多。国民政府中这样的名字很多,孙中山的名字是从孙逸仙拼过来的“SunYat-sen”,宋子文的英文名字是“SoongTse-ven”还有一个有趣的简写“T.V.Soong”(中国名人名字的故事)。
6、这样的关联方式打通不同作品的壁垒,引导孩子养成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,用发散思维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!
7、正在这时,孙文接过登记簿,在“中山”两字下面添上了一个“樵”字,笑着对平山说:“我是中国的山樵。”这就是孙中山名字的由来。
8、汤姓名人明代戏曲家、文学家汤显祖,他创作了戏剧作品《牡丹亭》《紫钗记》《南柯记》和《邯郸记》合称“临川四梦”。读了他的故事,孩子会看到这个鼎鼎大名的文学家原来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官员,他因为品格高洁,不与官场的黑暗同流合污,转而一心创作文学。
9、再回国,在刚成立的南开大学注册学籍,却终因未曾上过一天课被自动除名。后来干脆去法国,可法国的学校也不给他文凭。
10、陈世美确有其人,但是人家是忠臣,清官,人家夫妻感情好得很。
11、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字也很有意思,他在江苏金坛县“乾生泰”小杂货铺呱呱坠地后,父亲华志祥刚好背了一个箩筐进店,这时接生婆向他贺喜,年过四十的父亲把儿子抱在怀里,笑嘻嘻地看了看,然后拿过一个箩筐,轻轻放到里面,又在上面扣了一个箩筐说:“进筐避邪,同庚百岁,就叫罗庚吧!”从此,这位后来成为著名大数学家的名字一直没改,老人起的名字虽然有封建迷信的因素,可也不妨碍华罗庚在数学领域作出伟大贡献。
12、饶是这样,后人还对他不太满意。有人就在和县的霸王祠题联说到“司马迁本汉臣,本纪一篇,不信史官无曲笔”,那意思是说他在写项羽时有歪曲英雄的嫌疑。没办法,谁叫你老人家是千古大史家呢,高人就要高标准要求嘛!回过头来再说韩信,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所占篇幅在书中仅次于写刘邦和项羽的,是司马迁重点记述的人物。在这篇文章中,司马迁用浓墨重彩写了韩信的赫赫武功,而对他功成名就直到谋反被杀,则只是泛泛而写,三两下就收了尾,由此不难看出太史公对韩信的欣赏之情。或有人言,风云年代有事可记,当然要重点记述,天下已定时无事可记,自然要简单、平淡。这话看似有理,其实不然。韩信这么一位叛逆之臣,因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使得封建史家无法绕开,但如果一味站在正统的立场,则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其谋反的事情上,假使作者再缺点良知,完全可以往里面添点油,加点醋,甚至篡改史实,掩盖真相。那样的话,韩信就是一位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了。
13、这年春天,李白一家在家院中游玩,他父亲想作一首春日的七绝诗,有意考考儿子的本事。他咏了两句:“春风送暖百花开,迎春绽金它先来”后就说:“后面的诗句我想不出来了,由你们母子二人续上吧。”
14、桂希恩1937年生于湖北武汉,武汉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,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,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早发现者。
15、 一地发布通报!66所学校暂停返校!停止堂食!居家隔离!
16、从《庄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等一系列典籍来看,战国时期认为老子就是老聃,皆持肯定的态度,不存在任何怀疑。可是到了汉朝老子的姓名出现不同说法,其中司马迁在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》的见解有代表性。其中记录老子为姓李氏,关于老子为什么姓李。《史记索隐》是这样说的,按:葛玄曰“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。生而指李树,因以为姓。这里把他的姓氏,名字和职务说得清清楚楚,唐代为尊崇道教,又因皇室姓李,故攀附李耳为其先祖,形成较大影响。著名学者高亨先生在《老子正诂前记》等文中认为老子姓老。证据四条:第先秦典籍如《庄子》对孔子墨子等皆举其姓,独于老子则称“老聃”,而不称李耽。第二古并无李姓。第三古人姓氏多本字,借同音字为之。“老”变为“李”是通过假借字形成的。第四古韵‘老’属幽部,‘李’属之部,这二部的音相近,古或不分。高亨通过《老子》引大量语句,证明幽、之两部音韵通谐。“惟其音同,故由老而变为里李。”
17、华罗庚的数学作业,经常有涂改的痕迹,很不整洁,老师开始时不满意。后来经过仔细辨别,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。
18、孙叔敖死后,楚王果然要赐给他的儿子一些肥美的土地。他的儿子没有接受,只请求将“寝丘”那块荒地封给自己,楚王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。结果一直到汉代,孙氏家族在那里一直得到繁衍。
19、孩子会禁不住找自己的姓氏或朋友的姓氏所对应的名人。怀着好奇心去读姓氏名人故事,再透过名人故事去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,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历史与孩子的距离,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。
20、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,早上一翻身,头滑落在床板上,自然惊醒,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,坚持不懈,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,写出了《资治通鉴》的大文豪。
21、这就叫破釜沉舟。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、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。
22、上海海关钟声音乐百年变迁我16年前提案恢复《东方红》
23、文字五千存道德,云山向沙河。当初不是逢关尹,仙迹无闻奈尔何。
24、苏轼,既是文学家,又是书画家,北大教授李志敏对其评价“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”,可观其能力之非凡,其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其名中的“轼”字,源于“登轼而望之”,象征踌躇满志、抱负远大,原指车前扶手,作为人名,也表有默默无闻、扶危救困、伟大无私之意。
25、希拉里看了眼初恋小工对克林顿答说:“我要是嫁给他,当总统的可能是他,哪里会轮得到你?
26、 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雁冰,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他从武汉回到上海,一时无以为生,便听从朋友的劝告,花了四个星期写成了他的名作《幻灭》,准备在叶圣陶代编的《小说月报》上发表。可当时,他正被蒋介石政府通缉,如果用真名,将会给叶圣陶招来麻烦,而且《小说月报》的主人、商务印书馆的老板也不会允许,他当时思想也确实处在一个苦闷痛苦的矛盾中。于是他随手写了“矛盾”二字作笔名,可叶圣陶认为“矛盾”二字显然是假名,仍然会招来麻烦,于是便在“矛”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。以后沈雁冰便一直沿用这个笔名。
27、譬如陶姓名人陶渊明,他是中国的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,年轻时积极入仕,希望施展济世抱负,无奈不堪官场黑暗,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,终于回归淳朴的田园生活。他写下大量质朴平淡的田园诗,字里行间充满了豁达与恬静。
28、为啥是“露马脚”不是“露人脚”?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
29、他忠清正直,上表防止朋d,被朝野誉为"天子御史"。
30、他少年时恋上自己的表妹,进京赴考后娶了权贵的千金,妻子早亡,他又爱上比自己大11岁的女诗人。
31、一年冬天,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,但因天寒河水冰冻,无法捕捉,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,忽然间冰化开,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,王祥喜极,持归供奉继母。
32、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,原名李仲葵。他在14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准公费留学日本,可是他在填写登记表时误将年龄“十四”填入了姓名栏内。由于表格不好换,他急中生智,将“十”字加上几笔改成了“李”字,“四”字却无法再改。但是叫“李四”这名字不好听又没有意义。怎么办?他一抬头,看到中堂大匾上有“光被四表”四个大字,这四个大字是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,于是他便灵机一动,在“李四”后面加上一个“光”字,后来便叫李四光。
33、第没心没肺。蜀国灭掉后,刘禅被带到了洛阳。司马昭招待他,而宴会上所演奏音乐舞伎跳舞蹈是蜀国的。但内容不怎么好,像当年韩信玩的四面楚歌。蜀国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,刘禅却谈笑自若。换一个角度来讲,此时的刘禅已为“鱼肉”,“没心没肺”未尝不是一种明哲保身。他还是中华历史上亡国之后善终的君主。
34、好在转机终于在几年后出现了。呼韩邪向汉元帝求女。昭君枯守冷宫,悲怨愤懑,此时主动要求嫁给呼韩邪。这是她的第三次选择,抓住难得的机会,及时止损,另谋出路。送行的那一天,汉元帝才第一次见到昭君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列传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形:“昭君丰容靓饰,光明汉宫,顾景裴回,竦动左右。帝见大惊,意欲留之,而难于失信,遂与匈奴。”这是正史的记载,完全可靠。回头汉元帝大怒,杀掉了毛延寿等画工,则是《西京杂记》的野史了。中国历史名人故事400字四战国时代,魏国的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,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,无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,都敬重他,魏国因此迅速强大起来。
35、楚襄王没想到在别人眼中,宋玉居然是一个好色之徒,于是回头来质问宋玉。宋玉不慌不忙地回答道:“臣不是好色之徒,相反,登徒子先生倒是地地道道的好色之徒。”